隨著寶寶的月齡增加,尤其是剛學會走路、學會跑的階段,很容易磕磕碰碰受傷,比如跌倒撞淤青、吞食異物、燒傷、燙傷等情況,新手父母都需要學習的一些正確的急救護理方法,將傷害性降到最低,以下總結了常見的五大問題急救指南方法和錯誤做法,趕緊收藏起來!
錯誤做法:揉揉就不當回事
正確做法
1、立即用手掌緊緊壓迫5鐘,壓迫面積要大于受傷面積
2、如果出現(xiàn)淤血,應用碎冰或者冷水敷,壓迫效果會更好。24小時內(nèi),冷敷20分鐘,停20分鐘,反復進行2-3小時后,可用溫水熱敷患處。
3、如果受傷部位是胳膊或腿,將患處適當抬高也是有利于消腫的
4、頭外傷后若出現(xiàn)惡心、嘔吐、嗜睡、沒精神或者異常煩躁、哭鬧、安慰不起作用時,應立即送醫(yī)。
錯誤做法:堵住呼吸氣流造成危險
正確做法
1、是讓孩子坐著,頭稍微向前傾,用拇指和食指有力的捏住孩子雙側鼻翼,持續(xù)5分鐘,進行壓迫止血。
2、如果沒有止血或仍是出血嚴重,要立刻前往就醫(yī)。
錯誤做法:拍打背部,或將手指伸進口腔咽喉去摳
正確做法
1、1歲以內(nèi)嬰兒窒息急救法5次拍背法:將寶寶的身體扶于救護員的前臂上,頭部朝下,救護員用手支撐寶寶的頭部及頸部,用另一手掌掌根在寶寶背部兩肩脾骨之間拍擊5次
2、5次壓胸法:如果堵塞物仍未排除,實施5次壓胸法使患兒平臥,面向上,躺在堅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搶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側,或取坐位,并使患兒騎在搶救者的兩大腿上,面朝前。搶救者以兩手的中指或食指,放在患兒胸廓下和臍上的腹部,快速向上重擊壓迫,但要剛中帶柔。重復直至異物排出。
錯誤做法:隨意移動
正確做法
1、情況危急時不要搖晃寶寶的身體。
2、不要揉搓淤青處,反而會使皮下出血。
3、頭部腫起大包,可用冰袋或濕毛巾冷敷。24~48小時后改為熱。
4、觀察是否有局部的骨板凹陷。如果有,則可能是顱骨受外力沖撞導致破裂或下陷,需要及時送醫(yī)院進一步檢查。
5、如果寶寶撞到頭之后不哭不鬧,臉色發(fā)青、嘔吐、痙攣時,必須馬上送醫(yī)院急救。
6、寶寶撞到頭部后,即時當時沒有任何癥狀,也要觀察至少24小時,48小時則更為安全。
7、如果寶寶出現(xiàn)嗜睡、手腳無力、哭鬧或頭痛等異常情形,應該到醫(yī)院做進一步檢查。
錯誤做法:用布包著
正確做法
1、輕度表皮燙傷,皮膚會有發(fā)紅且疼痛的現(xiàn)象。如果能在燙傷后馬上沖水冷卻至少20分鐘,一般2~3天可獲得改善。
2、中度燙傷,表皮潰爛并產(chǎn)生水泡,可能深及表皮下方的真皮層,一般2~3周可痊愈。
3、重度燙傷,燙傷直達皮下組織,皮膚發(fā)硬、發(fā)黑或局部碳化中度和重度燙傷都必須送醫(yī)院治療。
應急措施
發(fā)生燒燙傷后,應該第一時間給皮膚降溫。這是因為80%的燒燙傷的傷害來自于余熱的蔓延。
1、從流動的冷水緩慢沖洗傷口二十分鐘左右,水流要從傷口的中心向四周蔓延,以防止感染。
2、保持傷口清潔,皮膚上起的水泡不要撕破,不要自行涂抹任何藥物,以防造成傷口感染,影響愈合。
3、用保鮮袋保護傷口,送醫(yī)院就醫(yī)。在傷口部位套一個保鮮袋不用包扎,也不用捆,輕輕覆蓋即可。
4、如果衣服和皮膚有粘連,不要強行剝離,可用剪刀剪掉周圍沒有粘牢的衣服,用清潔被單輕輕覆蓋,送醫(yī)院就醫(yī)。
5、如果燒燙傷部位在顏面、頭頸部、會陰部等特殊部位,即使傷口面積不大,也可能出現(xiàn)并發(fā)癥,這時除了冷水緊急處理外,可以喝些淡鹽水防止休克。
寶寶護理急救指南攻略
一、跌倒或者被撞淤青了
錯誤做法:揉揉就不當回事
正確做法
1、立即用手掌緊緊壓迫5鐘,壓迫面積要大于受傷面積
2、如果出現(xiàn)淤血,應用碎冰或者冷水敷,壓迫效果會更好。24小時內(nèi),冷敷20分鐘,停20分鐘,反復進行2-3小時后,可用溫水熱敷患處。
3、如果受傷部位是胳膊或腿,將患處適當抬高也是有利于消腫的
4、頭外傷后若出現(xiàn)惡心、嘔吐、嗜睡、沒精神或者異常煩躁、哭鬧、安慰不起作用時,應立即送醫(yī)。
二、鼻出血
錯誤做法:堵住呼吸氣流造成危險
正確做法
1、是讓孩子坐著,頭稍微向前傾,用拇指和食指有力的捏住孩子雙側鼻翼,持續(xù)5分鐘,進行壓迫止血。
2、如果沒有止血或仍是出血嚴重,要立刻前往就醫(yī)。
三、吞食異物
錯誤做法:拍打背部,或將手指伸進口腔咽喉去摳
正確做法
1、1歲以內(nèi)嬰兒窒息急救法5次拍背法:將寶寶的身體扶于救護員的前臂上,頭部朝下,救護員用手支撐寶寶的頭部及頸部,用另一手掌掌根在寶寶背部兩肩脾骨之間拍擊5次
2、5次壓胸法:如果堵塞物仍未排除,實施5次壓胸法使患兒平臥,面向上,躺在堅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搶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側,或取坐位,并使患兒騎在搶救者的兩大腿上,面朝前。搶救者以兩手的中指或食指,放在患兒胸廓下和臍上的腹部,快速向上重擊壓迫,但要剛中帶柔。重復直至異物排出。
四、頭部受傷
錯誤做法:隨意移動
正確做法
1、情況危急時不要搖晃寶寶的身體。
2、不要揉搓淤青處,反而會使皮下出血。
3、頭部腫起大包,可用冰袋或濕毛巾冷敷。24~48小時后改為熱。
4、觀察是否有局部的骨板凹陷。如果有,則可能是顱骨受外力沖撞導致破裂或下陷,需要及時送醫(yī)院進一步檢查。
5、如果寶寶撞到頭之后不哭不鬧,臉色發(fā)青、嘔吐、痙攣時,必須馬上送醫(yī)院急救。
6、寶寶撞到頭部后,即時當時沒有任何癥狀,也要觀察至少24小時,48小時則更為安全。
7、如果寶寶出現(xiàn)嗜睡、手腳無力、哭鬧或頭痛等異常情形,應該到醫(yī)院做進一步檢查。
五、燒燙傷
錯誤做法:用布包著
正確做法
1、輕度表皮燙傷,皮膚會有發(fā)紅且疼痛的現(xiàn)象。如果能在燙傷后馬上沖水冷卻至少20分鐘,一般2~3天可獲得改善。
2、中度燙傷,表皮潰爛并產(chǎn)生水泡,可能深及表皮下方的真皮層,一般2~3周可痊愈。
3、重度燙傷,燙傷直達皮下組織,皮膚發(fā)硬、發(fā)黑或局部碳化中度和重度燙傷都必須送醫(yī)院治療。
應急措施
發(fā)生燒燙傷后,應該第一時間給皮膚降溫。這是因為80%的燒燙傷的傷害來自于余熱的蔓延。
1、從流動的冷水緩慢沖洗傷口二十分鐘左右,水流要從傷口的中心向四周蔓延,以防止感染。
2、保持傷口清潔,皮膚上起的水泡不要撕破,不要自行涂抹任何藥物,以防造成傷口感染,影響愈合。
3、用保鮮袋保護傷口,送醫(yī)院就醫(yī)。在傷口部位套一個保鮮袋不用包扎,也不用捆,輕輕覆蓋即可。
4、如果衣服和皮膚有粘連,不要強行剝離,可用剪刀剪掉周圍沒有粘牢的衣服,用清潔被單輕輕覆蓋,送醫(yī)院就醫(yī)。
5、如果燒燙傷部位在顏面、頭頸部、會陰部等特殊部位,即使傷口面積不大,也可能出現(xiàn)并發(fā)癥,這時除了冷水緊急處理外,可以喝些淡鹽水防止休克。
相關推薦
相關詞條
1
2
10
11
12
14
15
16
18